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27篇
  免费   6657篇
  国内免费   4897篇
电工技术   2538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6248篇
化学工业   17653篇
金属工艺   5705篇
机械仪表   5973篇
建筑科学   4714篇
矿业工程   2789篇
能源动力   1859篇
轻工业   5900篇
水利工程   1302篇
石油天然气   3960篇
武器工业   764篇
无线电   34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88篇
冶金工业   2442篇
原子能技术   547篇
自动化技术   5775篇
  2024年   331篇
  2023年   1658篇
  2022年   2769篇
  2021年   3036篇
  2020年   2581篇
  2019年   2111篇
  2018年   1887篇
  2017年   2123篇
  2016年   2328篇
  2015年   2392篇
  2014年   3720篇
  2013年   3435篇
  2012年   4584篇
  2011年   4763篇
  2010年   3645篇
  2009年   3903篇
  2008年   3193篇
  2007年   4385篇
  2006年   4051篇
  2005年   3479篇
  2004年   2845篇
  2003年   2624篇
  2002年   2175篇
  2001年   1800篇
  2000年   1643篇
  1999年   1279篇
  1998年   1096篇
  1997年   866篇
  1996年   752篇
  1995年   646篇
  1994年   571篇
  1993年   382篇
  1992年   329篇
  1991年   273篇
  1990年   207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77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12篇
  1951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采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分离式霍普金森杆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Ti-20Zr-20Al钛合金在动态压缩条件下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断裂机制。结果表明,Ti-20Zr-20Al铸态合金由Zr基体相和TiAl/Ti3Al针状相组成; 随着应变率增加,合金的抗压强度增加,失效应变显著增加; Ti-20Zr-20Al合金的断裂机制为解理断裂; 随着应变率增加,试验压缩断裂后碎片总数增大,平均粒径减小。采用DID模型模拟的材料碎片尺度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Grady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72.
针对镍基高温合金因加工硬化严重成形时极易产生破裂和起皱等典型缺陷的问题,以锥筒形壳体类零件为对象,提出了一种由锥形预制坯经过真空固溶处理后拉深旋压成形锥筒形件的方法,并对其成形机理进行了研究。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了锥筒形件拉深旋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成形过程中的瞬态等效应力、等效塑性应变、切向应力、壁厚及三向应变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旋压成形过程中,最大瞬态等效应力位于旋轮接触区及附近区域、最大瞬态等效塑性应变位于坯料口部;瞬态切向压应力最大值位于旋轮接触区,而瞬态切向拉应力最大值位于旋轮接触区附近的两侧区域。筒形段中部壁厚减薄,而坯料口部壁厚增厚。旋压成形试验表明,锥形预制坯经拉深旋压后可获得壁厚均匀的锥筒形件。  相似文献   
73.
化学气相沉积钨涂层具有工艺简单、技术成熟度高、涂层综合质量优异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国防、航天、核工业等领域。首先介绍了化学气相沉积钨涂层的原理和特点,重点讨论了化学气相沉积钨涂层的工艺及应用研究现状,包括化学气相沉积钨涂层微观组织控制工艺及在耐辐射、耐磨耐蚀和高温防护领域的应用,同时对新型化学气相沉积钨涂层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一是改善现有工艺存在的反应气源与反应产物毒性大等问题,满足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二是改善现有工艺存在的沉积温度高、沉积速率偏低等问题,实现在不同衬底表面的高效、高质量沉积;三是改善现有化学气相沉积钨涂层结构与功能单一等问题,满足构件对钨涂层高性能和多功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74.
《化学制药单元操控》是一门新开发的将情景教学、实验操作和仿真实训相结合的工学结合课程。其中,引入化工仿真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即通过在非常逼真的操作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使学生对实际生产装置有更加感性的了解和认识。本文对《化学制药单元操控》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施应用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到几点经验,同时分享对该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高盐高有机制药废水污泥的电渗透脱水效果,深入认识化学污泥的电脱水过程,本文采用电渗透高干脱水技术对经抽滤脱水的高盐高有机制药废水化学污泥进行深度脱水,考察了泥饼初始pH的改变对污泥电渗透高干脱水过程中阴阳极污泥的含水率、电流、电导率、pH、zeta电位与能耗的影响,验证了对高盐高有机制药废水污泥实行电渗透高干脱水的可行性,解析了化学污泥电渗透脱水过程的机制。结果表明,泥饼pH为2、3、4时,zeta电位为正值,电渗流反向流动,无法脱水;pH增至5时,zeta电位为负值,电渗流从阴极脱除,污泥含水率从53.2%降至44.8%,脱水效果最好;但pH增至6时,脱水量有所降低。污泥电导率随pH的增加而降低。pH为5时初始电流最大。脱水15min时,即污泥含水率降至45.5%时,能源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76.
吸附脱硫技术具有操作条件温和、节能、不改变燃油品质和成本低等特点而备受关注。针对噻吩类难脱除硫化物的深度脱除和转化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应用多孔吸附材料选择性吸附超深度脱除燃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作用机理及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分子筛、金属有机骨架、多孔炭材料、复合材料等不同吸附剂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各种吸附材料的吸附机理、改性方式和优缺点。本文指出分子筛因优异的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均一的孔道结构、低成本和易于工业化等特点,是目前最具优势的吸附剂材料。未来研究应着重阐明吸附机理、提高合成便捷性、脱硫性能以及再生能力,更全面系统的研究将为开发具有理想选择性和再生能力的高效吸附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7.
任晓力 《煤炭技术》2020,39(1):181-183
针对目前输送带打滑的问题,通过对输送带打滑原理的分析,要想解决输送带的打滑,就需要动态调整输送带的张力。基于此设计了一种短距离输送机的输送带自动张紧装置,该装置通过2个电液推杆来张紧输送带,并给出了具体的自动控制策略,能很好地解决输送带打滑问题。  相似文献   
78.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用户之间的关系网络对于社交媒体的分析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该文主要研究用户好友关系检测。以往的关于用户好友关系抽取的研究主要基于社交媒体上的结构化信息,比如其他好友关系,用户的不同属性等。但是,很多时候用户本身并没有大量的好友信息存在,同时也不一定有很多确定的属性。因此,我们希望基于用户发表的文本信息来对用户关系进行预测。不同于以往的潜在好友推荐算法,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以及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好友关系预测模型,将好友之间的评论分开处理,通过分析用户之间的评论来判断是否具备一定的好友关系。该模型将好友双方信息拼接后的结果作为输入,并将注意力机制应用于LSTM的输出。实验表明,用户之间的评论对于好友关系预测确实有较大的实际意义,该文提出的模型较之于多个基准系统的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提升。在不加入任何其它非文本特征的情况下,实验结果的准确率达到了77%。  相似文献   
79.
Understanding the sources and composition of organic aerosol (OA) in indoor environments requires rapid measurements, since many emissions and processes have short timescales. However, real-time molecular-level OA measurements have not been reported indoors. Here, we present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at a time resolution of five seconds, of molecular ions corresponding to diverse aerosol-phase species, by applying extractiv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EESI-MS) to indoor air analysis for the first time, as part of the highly instrumented HOMEChem field study. We demonstrate how the complex spectra of EESI-MS are screened in order to extract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of interference from gas-phase semivolatile species. During experiments that simulated the Thanksgiving US holiday meal preparation, EESI-MS quantified multiple species, including fatty acids, carbohydrates, siloxanes, and phthalates. Intercomparisons with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 (AMS) and 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 Sizer suggest that EESI-MS quantified a large fraction of OA. Comparisons with FIGAERO-CIMS shows similar signal levels and good correlation, with a range of 100 for the relative sensitivities. Comparisons with SV-TAG for phthalates and with SV-TAG and AMS for total siloxanes also show strong correlation. EESI-MS observations can be used with gas-phase measurements to identify co-emitted gas- and aerosol-phase species, and this is demonstrated using complementary gas-phase PTR-MS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80.
In this study, the decomposition of methanol into the CO and H species on the Pd/tungsten carbide (WC)(0001) surface i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using periodic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calculations. The possible reaction pathways and intermediates a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saturated molecules, i.e., methanol and formaldehyde, adsorb weakly on the Pd/ WC(0001) surface. Both CO and H prefer three-fold sites, with adsorption energies of −1.51 and −2.67 eV, respectively. On the other hand, CH3O stably binds at three-fold and bridge sites, with an adsorption energy of −2.58 eV. However, most of the other intermediates tend to adsorb to the surface with the carbon and oxygen atoms in their sp3 and hydroxyl-like configurations, respectively. Hence, the C atom of CH2OH preferentially attaches to the top sites, CHOH and CH2O adsorb at the bridge sites, while COH and CHO occupy the three-fold sites. The DFT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rupture of the initial C–H bond promotes the decomposition of CH3OH and CH2OH, whereas in the case of CHOH, O–H bond scission is favored over the C–H bond rupture. Thus, the most probable methanol decomposition pathway on the Pd/WC(0001) surface is CH3OH → CH2OH → trans-CHOH → CHO → CO.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WC (as carrier) and Pd (as catalyst) alters the CH3OH decomposition pathway and reduces the noble metal uti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